能源成本,能耗,碳排标准
能源成本,能耗,碳排标准
能源成本,能耗,碳排标准
能源成本是指在统计期间内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费用成本的总和。计算能源成本时,需要先计算出各种能源的费用成本后在进行加和计算。
综合能耗是用能单位的统计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
碳排放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某产品时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动态的碳排放量,则是指每单位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
能源成本
由于传统能源的不可再生性,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能源成本的上涨将会导致提高销售价格后转嫁给用户。一方面提高了用户费用,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再者对环境影响过多。在这样情况下,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源成本的压力,企业将陷入运营差,亏损,甚至关停的情况,尤其是高能耗企业。 能源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是节能降耗。
- 单位能耗管理。单位产品成本能够直接反映企业的成本水平和竞争能力,同时使用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进行衡量,这样有利于目标成本管理和进行横向比较,客观评价企业的成本竞争力,为降低成本活动找到方向。
- 能源计量。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计量管理与技术水平,逐步使用现代化方法进行能源计量,这是节能技术进步的基础工作,也是实现工艺、设备最佳运行的必要手段。
- 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设立节能降耗目标并分解到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每月召开一次能源例会,分析上月的能耗情况,制定下月的节能目标;坚持能耗跟踪分析制度,对能耗进行过程控制。同时,根据能源计量仪表提供的准确数据,数字化地进行节能降耗管理,制定能源管理制度和月能源管理评价细则、奖惩制度,纳入部门和干部每月绩效考评。
- 提高全员节能意识。控制能源成本,首先要通过专题教育和现场目视管理,提高员工节能意识;其次要加强现场巡查,消除跑、冒、滴、漏,杜绝能源浪费。
能耗
对企业,综合能耗是指统计报告期内,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总和。企业中主要生产系统的能耗量应以实测为准。 综合能耗分类
- 综合能耗
-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
-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 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
计算方法
- 综合能耗的计算
1 2 3 4 5 6 7
综合能耗的计算按式(1)计算: E = ∑(ei×pi)…………………(1) 式中: E——综合能耗; n——消耗的能源品种数; ei——生产和服务活动中消耗的第 i 种能源实物量; pi——第 i 种能源的折算系数,按能量的当量值或能源等价值折算。
-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按式(2)计算:
1 2 3 4
eg = E/G …………………………(2) 式中: eg——单位产值综合能耗; G——统计报告期内产出的总产值或增加值。
-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的计算
1 2 3 4 5 6
某种产品(或服务)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按式(3)计算: ej = Ej / Pj ………………………(3) 式中: ej——第 j 种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Ej——第 j 种产品的综合能耗; Pj——第 j 种产品合格产品的产量。
- 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的计算
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只适用于同行业内部对产品能耗的相互比较之 用,计算方法应在专业中和相关的能耗计算办法中,由各专业主管部门予以具体 规定。
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原则
- 计算综合能耗时,各种能源折算为一次能源的单位为标准煤当量
- 用能单位实际消耗的燃料能源应以其低(位)发热量为计算基础折算为标 准煤量。 低(位)发热量等于 29 307 千焦(kJ)的燃料,称为 1 千克标准煤(1 kgce)。
- 用能单位外购的能源和耗能工质,其能源折算系数可参照国家统计局公布 的数据;用能单位自产的能源和耗能工质所消耗的能源,其能源折算系数可根据 实际投入产出自行计算
- 当无法获得各种燃料能源的低(位)发热量实测值和单位耗能工质的耗能 量时,可参照《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
碳排
全球温室温室气体排放量刷新历史记录,全球气温再破新高,气候影响日益加剧、速度加快。 大家一致认为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排放,简称碳排。识别碳排,算准碳排,减少碳排,实现碳交易是碳排的必要过程。
中国计划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美国提出将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欧盟提交了《欧洲气候法》,旨在从法律层面确保欧洲到2050年成为首个“气候中性”大陆
工业领域的碳提成主要来源于能源的消耗与排放。对于工业来讲,一方面要增加绿色能源的使用比例,另一方面还要减少现有能源的消耗, 通过能源管理平台将能耗数据采集起来,然后通过碳排标准精确地算起来,知道企业现有的碳排现状,找到碳排的浪费点,推行减提排措施,合理 有效地反映出减排效果,既满足行业和国家碳排要求,又能提高企业的单位能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